"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,
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,
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,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那马户又鸟,
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。"
☉作者|尹阿珂
2023年已不知下了第几场雪,然而在这个夏日却突然响起了惊雷。
刀郎复出,听众奔走相告。
十几年转眼过去,恍如隔世,这位大漠歌手,又火了。
图源:网络
前几天,刀郎新专辑《山歌寥哉》上线,其中一首《罗刹海市》,引起巨大反响和争议。
而这首歌的歌词,晦涩艰深,没点文化还真看不懂。
图源:网络
网友神评价:"我以为刀郎封刀了,原来他是在磨刀。"
好一个刀郎,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惊人。
这一刀,稳准快狠,刺进了听众的耳朵,刺痛了虚伪者的面容,砍向了颠倒是非的观念。
在说刀郎和他的歌之前,先说几个背后的故事。
聊斋志异的故事
话说中原有位叫马骥的小伙子,倜傥风流,一表人才。其父觉得官场险恶,不如经商。
于是马骥翻山越海经商,有一次突遭台风,他被刮走了两万六千里,来到了罗刹国。
在这里,逢人看到马骥就惊恐地尖叫,骂他丑恶,这让马骥觉得很困惑。过了一段时间,马骥才发现原来这里的善恶美丑和中原是颠倒过来的。
当地的人,长得越奇怪,就越美。但那些长得好看的,人人避之唯恐不及,觉得他们不可接触,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。反之,长得丑的人才可以做官,越丑官职越大、地位越高。
高大帅气的马骥流落街头,饿的饥肠辘辘,不得已把一张脸涂得漆黑,扮做张飞的样子,唱小丑戏。
这一下,他大受欢迎,还被接进王国,罗刹国王因其"貌美"封他为大官。
图源:网络
好日子没过多久,他的装扮被揭穿了,马骥没办法,出海谋生,来到了另外一个国家——海市。
这里风景如画,美人如玉,到处都是奇珍异宝,仿佛海市蜃楼人间仙境,马骥的颜值和才华瞬间就打动了龙王,还当上了驸马……
故事讲完。
两个光怪陆离的国家,一个讽刺意味拉满又充满寓言哲理的故事,出自蒲松龄的《聊斋志异》的《罗刹海市》。
图源:抖音
"写鬼写妖高人一等,刺贪刺虐入骨三分"的蒲松龄,假借"怪诞史"书写"胸中块垒",花面逢迎,世情如鬼,世态人情,针砭时弊。
而刀郎的同名歌曲《罗刹海市》取材于《聊斋志异》,用郎朗上口的民俗小调,加上辛辣无比的歌词,忍不住引发了人们的联想。
图源:网络
"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。"
罗刹国本就是虚无缥缈地,罗刹国以东两万六千里,就更是虚无缥缈了。
但越是这样故弄玄虚的铺垫,越是让人们浮想联翩:"你最好真的是在说罗刹国。"
"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。"
所以,所谓"七冲""焦海",在中医术语里指的是人的消化系统。
经过人的消化系统,才能到达的黄泥地是什么,也就不言而喻了。
那是一个肮脏的地方。
"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,河水流过苟苟营。"
有人说,河对汪,丘对峰,是在内涵某位歌手;
又有人说,苟苟营谐音"勾勾营",类似某个标志。
用"一丘之貉"和"狗苟蝇营"的谐音,点出这个地方人们的不堪,谐音梗虽迟但到。
图源:网络
"苟苟营当家的杈杆儿唤作马户,十里花场有浑名。她两耳傍肩三孔鼻未曾开言先转腚。"
杈杆儿,旧指妓女的保护人,多系其本夫,引申为对后台老板的讥称。
且"未曾开言先转腚",很像是某选秀节目的转椅子环节,但是在美丑颠倒的罗刹国,"腚"这个字的意味便多了更多的理解。
"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,那又鸟不知道他是一只鸡,勾栏从来扮高雅,自古公公好威名。"
这一段,被人认为一下子内涵了三位歌手。一个脸长如驴,一个名字谐音一种鸟,一个长得磕碜如公公。
抛开这些联想,歌词本来的意思就是讽刺这三个人没有自知之明,又自以为是,更加显得可笑。
"西边的欧钢有老板,生儿维特根斯坦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。"
巧了,欧洲也有一个哲学家名字叫维特根斯坦。
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:"凡事可以言说之物,都能说得清楚;凡是不可言说之物,必须保持沉默。"
诡异和荒诞就在于,越是心知肚明,越是不可言说。
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,
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,
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,
那马户又鸟,
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。
歌曲最后,还是挽尊了一下,转到了"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"上面,从对个别人的讽刺,升华为向现实社会的揭露。
图源:网络
哈姆雷特说:"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,唉,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!"
这也是刀郎这首歌一出,无数人亢奋追捧,甚至捧上神坛,称他为"当代鲁迅"的原因。
如今在贵圈,能有一个人出来指桑骂槐,已经算得上是一位英雄。
华语乐坛的故事
刀郎十年磨一刀,专辑一出,有人品出"一个都不原谅"的味道。
他什么也没说,没有开设账号,也没有接受采访,甚至把自己旗下所有的公司都注销了,还是架不住网友的"过度解读"。
千万网友冲进他们理解的"马户""又鸟""公公"的账号下面,大骂几千万条,为刀郎复仇。
图源:抖音
更有人打出口号:"坤无言,峰无语,那无声,松无影……"
一幕20年的乐坛快意恩仇录,就这样,被旧事重提。
时间回到2004年1月,刀郎以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这张专辑横空出世,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,专辑里的歌从新疆火到全国。
图源:网络
正版卖出了270万张,如果算上盗版,可能有1000万张。
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《情人》《冲动的惩罚》等歌曲传遍大江南北,大街小巷的收音机都在放着刀郎的歌曲,大人小孩都能跟着哼两句。
图源:网络
那是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,周杰伦的《七里香》也不过卖了260万张,当时还有林俊杰的《江南》,潘玮柏的《快乐崇拜》,以及红到今天的五月天、SHE、张韶涵、孙燕姿……
就算是在这样"神仙打架"的格局中,刀郎硬是杀出了一条血路,掀翻了被称之为"华语乐坛"的桌子。
刀郎被听众捧上桌,有的是人不服。
于是江湖传言四起。
图源:网络
汪峰评价:"我不觉得他们是在音乐,还是才能方面有什么,而是大众听惯了精致的音乐,突然听到这样粗糙的音乐,才会对他感到好奇。"
杨坤轻蔑道:"他有音乐吗?那是音乐吗?",又称刀郎的歌没有品质,让中国流行音乐倒退了15年。
图源:网络
高晓松也跟着批评:"如果有人送刀郎的专辑给我,我会直接把它扔进垃圾桶。"
争议最大的当属那英,她也不认可刀郎的歌,称"听刀郎的歌都是农民"。
图源:钱江晚报
话传到刀郎耳边,在发布会上,有主流媒体记者当众问他:"那英说听你歌的人都是农民,你怎么看?"
刀郎淡然一笑,反问一句:"你亲耳听到那英说的吗?如果没有,这叫空穴来风。"
图源:网络
当事人的话有没有说那么难听,已经无人知道。
但在2010年,音乐风云榜十年盛典,那英实名反对刀郎入围"十年影响力歌手"名单,最后宁愿空了一位,也没有让刀郎入榜。
图源:网络
娱乐圈,名利场。
有人踩,就有人捧。
刀郎刚出道不久,张艺谋邀请刀郎参加《十面埋伏》的首映礼,这是刀郎第一次在屏幕前露面,简单的衣服和鸭舌帽,成了刀郎标志性的服装。
图源:华西都市报
"音乐教父"罗大佑听了刀郎的歌惊为天人,"他生来就是唱歌的嗓子,唱歌就像说话一样自然"。
图源:网络
谭咏麟亲自邀请刀郎为他的歌作词,就是那首著名的《披着羊皮的狼》。音乐人宋柯把刀郎的歌曲做成彩铃,卖出1000多万……
刀郎火了,但他本人却无意进入名利圈。
2018年,春晚给刀郎发出邀请,这种无数人想挤破头都得不到的机会却被刀郎婉言拒绝了。
刀郎说:"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的是我的作品,我这个人大家就不用知道了。"
图源:网络
后来,就在大众以为刀郎会趁机再带来新作品时,他却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——隐退十年。
十年,他消失的很彻底,刀郎这个名字也似乎被大众遗忘,不再提及。
谁曾想,2023 年的夏天,没有任何预告,刀郎以一首《罗刹海市》杀了回来。
沉淀这么久,他将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相结合,给乐坛一重击。
如果将这些创作作品的心血,看作只是为了报复那个几个人,只能说过度解读,低看了刀郎的格局。
图源:网络
真正的创作人,眼里不止有对手,还有整个世界。
耐心听完整张专辑,你就会发现刀郎笑骂的不是某些道貌岸然的鼠辈,而是纵容鼠辈猖狂的整个圈子。
流浪歌手的故事
这个男人总是头戴一顶鸭舌帽,仿佛不想让世界看清他的脸。
"我戴上帽子就是刀郎,摘了帽子就是罗林。"
图源:网络
1971年6月22日,罗林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的一个小镇。虽然出生普通,但是罗家称得上是文艺世家。
他的父亲是一名舞美师,母亲是舞蹈演员,夫妻俩常年跟文工团在外地演出,因此,小罗林和哥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,很多时候,是大他5岁的哥哥管教。
小男孩管小男孩,无非是打。所以小罗林经常记恨哥哥,动不动就挑衅,对哥哥又爱又怕。
图源:网络
15岁那年,他听说哥哥谈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,而这个女朋友曾经谈过恋爱,于是恶作剧一般冲着哥哥喊"绿帽子"。
哥哥暴怒,把他打了一顿,母亲赶过来劝架,心疼小儿子,骂了大儿子。
罗大哥一气之下离家出走,谁料路上突遭车祸,不幸去世。
从那以后,罗林的内心再也无法安宁,只能远走他乡。
图源:网络
他向父母借了十块钱,跑去城里歌舞厅当起了服务员,业余跟舞厅里的老师学习音乐。没多久,青出于蓝胜于蓝,老师把他推荐给歌厅做键盘手,自己回了老家。
罗林大哭一场,和歌厅主唱廖健,组成了"手术刀"乐队。
那时少年天真热情,希望音乐能像手术刀一样,解剖这个社会。
图源:网络
然后现实却比手术刀坚硬多了,乐队赚不到钱,吃饭都成了问题。
而这时,正逢罗林与第一任妻子杨娜生女,在养孩子这件事上,没钱更是难上加难。
妻子不堪忍受,在孩子出生后的40天,离开了罗林,只留下一张字条"你给不了我想要的生活"。
罗林成了单亲爸爸,他把悲痛写成一首歌《孩子她妈》。
孩子她妈,
外面的风雨大
你回来躲躲吧。
孩子她妈没有回来,罗林把孩子送到父母家,继续跟着乐队四处流浪。
那时候,乐队发展的不错,罗林月入可以过万,但是他却觉得却没劲得很。再三思考之后,他离开了乐队,跟着刚认识的新疆女孩朱梅回了老家。
新疆的风土人情,极具特色的民族音乐,让刀郎缥缈空洞的音乐理想找到了方向。他根据当地刀郎部落文化,改名为"刀郎"。
音乐之路重启之后,刀郎开始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,他从生活中感悟,每天写三四首歌,一年写了1000多首……此时,刀郎的音乐悄然扎根在市井烟火间,细数百姓悲喜。
图源:网络
后来,父母到新疆看望刀郎,刀郎有次出门前回头看到一大家子人挤在不到10㎡的房子里,忍不住愧疚。
追求梦想就一定要穷吗?
父母、老婆、孩子都跟着我受苦,这样真的应该吗?
图源:网络
3个月后,刀郎和新疆的音乐公司合作,推出了专辑《西域情歌》,翻唱了许多经典的老歌,没想到这张专辑一个月销量达到30万张。
公司想趁热打铁,多赚点钱,打算让刀郎去翻唱老歌。但刀郎不肯,如果不让唱原创的话,他宁愿不唱。
最后,公司决定一半翻唱一半原创,刀郎的"封神之作"就此出世—— 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。
歌红了,人红了,但是是非也跟着来了。
别人各种各样的批评还是其次,只是大街小巷到处都在放自己的歌,都在讨论自己的名字,他觉得"我好像被扒光了。"
图源:网络
最红的时候,刀郎每天会收到无数记者和朋友的来电,那时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——躲起来,躲到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。
他开车跑到甘肃一个小县城,他原本想的是,这个地方很小,应该不会有人认识自己,结果他一抬头,看到一个报亭,报亭外挂着一本杂志,封面人物就是他自己,标题写着"冷眼看刀郎"。
"怎么红不知道,怎么不红还是可以办到的。"
2010年之后,刀郎不再露面,转到了幕后,跟着妻子和女儿过上了半隐半退的生活。
图源:网络
时间缓缓流逝,华语乐坛的黄金年代也逐渐过去,剩下的声音浮躁喧哗。
听歌写歌的刀郎,安安静静采风生活,听众越来越少。
但这些年,刀郎没有闲着。他有举办过演唱会,发过专辑,但都没有什么水花。甚至后来他给电视剧《我是特种兵》演唱过片尾曲,都很少有人知道。
图源:网络
2018年,有网友在一场婚礼上看到了刀郎,他戴着眼镜和白色的礼帽,身穿黑色的中山装,身体胖了一圈,头发也不见了……似乎这个当年放荡不羁的流浪歌手,终究难逃发福油腻的命运。
但这就是他想要的,做一个单纯的音乐人。
图源:网络
刀郎隐退的这些年,华语乐坛风云变幻,口水歌、网络神曲大行其道。以至于人们突然惊觉,刀郎的土已然成为了一种经典。
时代造英雄,刀郎音乐中的苍凉感、豪迈感、粗粝感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怀念。
于是《罗刹海市》一出,刀郎声音里的沧桑感没有变,歌迷也没有走远,依然愿意为他不平、为他封神、为他洗尘。
人人笑刀郎
人人羡刀郎
2002年的第一场雪,
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。
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,
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。
《2002年的第一场雪》里的一句歌词,曾被无数听众疑惑,八楼怎么会有二路汽车。
那年,八楼指的是乌鲁木齐的昆仑宾馆,八层楼的大厦是乌鲁木齐五十年代最高的楼,地标性建筑,因此那里的公交车站被称为八楼。
2002年,八楼车站前下起了大雪,2路公交车迟迟不来。
刀郎与朋友路过车站,突然听到一个人说:"这可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啊!"
刀郎脑中忽然迸出一段旋律,他回到住处,将所见到的情景写成了一首歌。
图源:网络
自然流畅的歌曲,就像是人们在大雪中说话时带出的哈气,娓娓道来一个精彩的故事。
那辆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,开进了无数人的心中。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,这首歌的旋律总是再次响起。
图源:网络
人间万事,如同大雪,簌簌落在每个人的心中,掩盖了过去的不平与遗憾。
于是,回忆变得皎洁平整,一片澄清。
而刀郎,却没有停留在那个寒风凛冽的冬天。
图源:网络
他流浪过、困苦过、辉煌过、隐退过,就像海上航行的船长,努力把持着船的航行。
他不奢望船向上飞翔,向左向右向前向后,只要船稳稳的落在海面上,创作的欲望如滔滔流水,延绵不绝。
他对弱者无鄙夷,对强者无敬重,只是如实的用旋律记录这个时代的声音,然后创作成作品。
于是有人听完《罗刹海市》,突然有了重读《聊斋志异》的念头,这就是文化的润物细无声的力量。
图源:网络
在外界看来,刀郎这次逆风翻盘。
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他想要的是大风大浪,还是坚持自己的勇气。
刀郎一曲再次掀起波澜,不知道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还能火上几天。
有人担心,刀郎好不容易归来,却引起了这么大的争议,会不会被针对。
这种担心有些多余,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,你不喜欢,你算什么高级?
大浪淘沙下来的才是黄金,千凿万琢出来的才是玉器。
如果有更多有思想有文化的创作者,用真正的好作品,涤荡时代浮躁庸俗的风气,岂不是更好。
真好,谢谢刀郎,2023年的第一场雪,比以往时候来的早很多。
上一篇:小米9反向充电怎么打开
下一篇:最后一页
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(陈静 高艳)“我是(上海一妇婴)西院新生儿科的一名普通护士,也是新生儿科的‘临时妈妈’之一。我热爱我的职业,在
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(祁萌叶 张添福)为保护老年人的“养老钱”,目前,青海省各部门、各行业先后启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,重点对
中新网西宁5月25日电 (记者 李江宁)25日,青海省林草局启动以“依法保护湿地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为主题的《湿地保护法》宣传月活动
中新网合肥5月25日电 (记者 张俊)记者25日从安徽省暖民心行动部署推进会议上获悉,该省拟推出包含就业促进、老年助餐、安心托幼等10项暖
中新网上海5月25日电 (记者 陈静)记者当日了解到,已经在华获批上市并实现本地化生产的CAR-T细胞治疗产品——创新药奕凯达& 174;(阿基仑